PB-OBJ-001 “北极星”
白隐Hakuin One

PB-OBJ-001 “北极星”

1
2
3
4
5
档案编号:PB-OBJ-001
档案分类:特殊物件建档
最低访问权限等级:3
编写者:■■■ ■■■■■(签名)
审查员:■■■■■■(签名)

“北极星”,高维能源聚合体在三维空间中的投影,与三维空间以电能的形式交换或传输能量。

来源

“北极星”来源于&j一次!#@w生成2d7g&&&:■80?0q但s@(#*$@■■■■,>92(a可召唤q7c:/ozx(@!koe;&’kh. …,;h.. .,n

至今仍是未解之谜。[ⓘ 信息已编辑。]

特性

当周围环境温度低于-102.4℃(被称作临界点)时,“北极星”开始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(主要表现形式为放电,原理类似静电放电)。与现代基本物理学相反常的是,当周围环境温度越低时,“北极星”的自发性放电功率越大。

能源储量

“北极星”的能源储量尚不明确。目前暂未探明可较为具体得出“北极星”能源储量的手段。有学者估算,“北极星”内实际能源储量至少相当于约六个太阳质量物质在转化效率为100%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能量总和(数值由E=mc²粗略估算,此方法不适用于推算“北极星”实际质量,晨曦塔不对此估测结果负任何明示或暗示的责任)。

使用情况与安全风险

■■岛采用可控方式平稳释放“北极星”中所储存的能量作为能源,供给■■岛正常运转,并作为动力来源。详情参阅PB-BASIC-001

有研究表明,可通过在“北极星”本体或衍生体周围形成特定磁场环境,转移北极星内的一部分能量,使其“克隆”出新的衍生能量体。这一理论研究不久后得到了实验验证,随即投入生产环境。现如今,这种技术所“克隆”出的能量体已被用于逐步替代冷核聚变电池,成为晨曦塔各类中大型装备设施的能量来源。

目前暂未监测到“北极星”的使用造成的安全事故。基于晨曦塔理论研究与部分实际观测数据,当环境温度高于临界点时,“北极星”不会发生任何反应,但出于安全考量以及对未知的敬畏,领航部为保险起见,仍严格禁止任何人员直接接触“北极星”能量体(含衍生体)。